觀察隨筆|不只追蹤數!唐吉訶德如何用 TikTok 經營高轉換社群?
為什麼唐吉訶德特別重視 TikTok 經營?
相較於過去重視追蹤人數的社群時代,唐吉訶德在 2025 年 7 月起,正式將KGI(重要目標達成指標)導入為社群經營的核心指標,並將不同平台的 KPI 更直接地與「營收」掛鉤。
透過過往大量銷售數據分析,他們發現:當特定指標達成時,往往會帶動實際營業額的成長。
因此,唐吉訶德不再單靠粉絲數作為評估基準,而是為 TikTok、Instagram、X 等平台,分別設計出與利潤相關聯的指標與營運方式。
在各平台中,唐吉訶德特別重視 TikTok 經營。原因在於這個平台的演算法推薦機制,更容易讓內容被「非粉絲」看到,並且實際導向消費行為。

唐吉訶德的 TikTok 爆款影片策略
那麼,要如何打造一支有機會破百萬觀看的影片?
唐吉訶德團隊整理出以下幾項「影片製作守則」:
❶ 商品是絕對主角
影片內容聚焦在產品本身,而非人物演出。
特別的是,為了強化品牌記憶點,他們會在畫面中巧妙置入自家吉祥物「ドンペン」,例如出現在畫面角落、T-shirt 圖樣或配件中,讓觀眾自然而然聯想到品牌,卻又不會太突兀。

❷ 時長控制在20秒內
為了最大化觸及與完播率,他們將影片時長控制在 20 秒內,講求資訊密度與效率並存。
❸ 前3~5秒拋出引線
影片一開始不揭曉重點,而是利用「驚訝感」、「違和感」來吸引觀眾停留與留言。
例如開頭用「這東西竟然真的賣得動?」「失敗商品竟然爆紅?」等設定,激發好奇與互動。
不靠靈感,靠制度掌握社群話題
由於 TikTok 的推薦演算法極為個人化,每位使用者的首頁都呈現截然不同的內容。
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流行迷因或熱門主題,唐吉訶德導入了組織化的社群情報制度:
🔸 約150名成員(成員包含門市人員、行銷、PR)
🔸 每天在內部群組回報:今天自己主頁出現哪些爆紅貼文?最近又有哪些熱門的動畫IP?
這些即時情報會被彙整進內容規劃流程,讓行銷團隊不僅能「跟上流行」,甚至能提前佈局、創造下一波話題。
小結:品牌該如何學習唐吉訶德的做法?
如果你正在經營品牌社群,不妨學習唐吉訶德思考這三件事:
- 比起追蹤數,真正能驅動轉換的數據是什麼?
- 不是憑感覺、靠運氣,團隊是否有制度化掌握流行與迷因的機制?
- 短影音的內容,是否夠短、夠有話題性、能瞬間引起注意力?
唐吉訶德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透過一整套「以營收為導向的內容經營模式」,有效結合品牌、商品與社群行為。
社群經營早已不是小編一個人的工作。如何掌握目標族群輪廓,並讓演算法把內容送到對的人眼前,是每個經營者都該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