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5 | 你知道 Hololive 也上過 The First Take 嗎?& UNIQLO 員工今年薪水最低漲 15% 起跳!
● 本集重點
— 堪稱「逆向詐欺」的コメダ,今年全國店鋪數正式突破1000間。為何コメダ如此受到歡迎?
— 讓 Hololive 站上 The First Take 的 VTuber 事務所 Cover
— 賽馬娘開發商 Cyber Agent 2023年第三四半期虧損近1億,遊戲內購買熱度下降、社內大型IP投入成虧損原因
— 日本伴手禮買氣回籠,但砂糖等原物料的價格漲幅2成讓業者吃不消
— 將時尚做到最大公約數的「UNIQLO」母公司迅銷 Fast Retailing 2023年通期營業額上看2兆7300億日幣
1、堪稱「逆向詐欺」的コメダ,今年全國店鋪數正式突破1000間。為何コメダ如此受到歡迎?
今天第一則新聞就要來稍微較大篇幅地介紹一下在日本人心目中最喜愛咖啡廳排名第二的コメダ(客美多)!
株式会社コメ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在2023年度的財報中宣布,今年7月集團全國店舖數正式超過 1000 間門店,儘管2020年開始的疫情造成營收到影響,中間稍有波動,但截至2023年度整體的營業額仍有所成長。コメダ是從日本名古屋發跡的一間連鎖咖啡店,全國都有門店,但在中京最為密集,中京指的範圍就是東京以及京都間的地段,主要就是以名古屋為中心;海外的話,台灣、上海、香港都有分店。
而據說店名會叫コメダ是因為創業的老闆老家是賣米的,米在日文就叫コメ。 コメダ起初最有名的招牌商品就是シロノワール,台灣翻譯叫做「冰與火」,在鬆軟的丹麥麵包上加盛上濃香的霜淇淋,自此成為去コメダ必吃的明星商品。而コメダ也常常會配合季節限定來推出不一樣口味的シロノワール。除此之外,コメダ還發展早餐以及輕食,讓消費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價格屬於中低價位;座位也比較寬敞,座位間都有適當的距離,消費者可以享受和其他咖啡廳擁擠感不同的舒適。
コメダ集團下的分店9成都是特許經營店,簡稱FC,這樣的經營策略讓加盟者可以有系統地承接集團的技術、管理經驗、原物料,但真正讓コメダ賺錢的不是加盟的授權費用,而是店舖中原物料的自產和批發,佔了整個集團營業額的7成。コメダ自己生產咖啡以及麵包等再批發給加盟店,沒有了中間商的費用抽取,壓低了成本,讓コメダ整個集團的營業利益率是Starbucks Japan的兩倍之多。
剛好最近看一些連鎖餐飲店的分析,其實也都有提到原物料自產可帶來的利潤之重要性,再加上如果願意薄利多銷,那消費族群甚至可以再擴大至更多的民眾,只要規模夠大絕對是勝利方程式。但品質的控管也是這類大型連鎖店的重點;據報導,コメダ的一間FC加盟金就需要1億日幣(折合台幣約2000多萬)左右,雖然加盟金額龐大,但コメダ母公司提供固定的店舖內裝和經營方針,確保了加盟店的品質不會參疵不齊。
以客為本,讓消費者來到コメダ就猶如回到家中一樣舒適,這是コメダ的經營原則,原則到大部分日本民眾都認為コメダ經濟又實惠的餐點量根本可以將コメダ稱作餐廳而非咖啡廳,甚至說他們的餐點menu是「逆向詐欺」,實品比照片來的份量大很多。 對日本人來說對還有コメダ較有深刻的點還有,店舖幾乎會設置在道路的沿線並設有停車場,非常適合假日開著車親子一同前往。
發展至今,コメダ的展店策略未來將會以首都圈為主,但在如此擁擠的首都圈競爭對手也多,撇除星巴克,我認為性質較為類似的競爭對手就是上島咖啡、還有星乃咖啡,雖然這些咖啡廳性質都相似,不過我想コメダ逆向詐欺的經營方式應該還是可以殺出一片天吧!
新聞參考來源:「コメダ珈琲店」グループ1000店舗突破 使いやすい駐車場、高い営業利益率 強固なビジネスモデルに迫る
2、 讓 Hololive 站上 The First Take 的 VTuber 事務所 Cover
運營著日本知名虛擬偶像品牌「ホロライブプロダクション」的 VTuber 事務所カバー(Cover),在7月27日宣佈於日本 note 平台開設 Cover Tech 技術部落格,希望透過技術部落格的分享,讓大家了解他們創造出 Hololive VTuber 背後所使用的 AR &Metaverse 相關技術。因為技術內容真的過於技術我無法講解,但 Cover 另外有開設一個官方部落格,裡面就分享了很多平常公司內的工作內容,某層面也是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適合的」人材加入他們。
我們常常聽到虛擬偶像這樣的名詞,對台灣人來說最熟知的應該是初音,但其實初音和 Hololive 這類可以即時直播的虛擬偶像背後的運作邏輯仍然有所不同。初音的聲線和角色是已經固定的模組,但 Hololive 透過 Live 2D 的技術可以捕捉真人的動作並套上虛擬角色的皮而和粉絲互動,這也是為什麼 Holollive 這樣的虛擬偶像熱潮會席捲,因為更有「真實感」。
隔壁 UUUM 的 YouTuber 事務所在虧錢時,Cover 逆勢上漲,於今年3月於東京證券所上市,可見虛擬偶像的魅力。 Cover 不僅在日本有高人氣,其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也挾擁有著驚人的紛絲量,Hololive 甚至有英語系的 Vtuber ,訂閱數高達 400 多萬人。從 2019 至現在,Hololive 的 Vtuber 有和 Family Mart、LAWSON、晴空塔、日本郵便、富士急樂園、日本球隊等聯名,也有出一番賞;在今年甚至被任命為東京觀光大使,是日本官方認證的代言人!完全大範圍搶食 YouTuber 和藝人的工作機會,像這類 IP 授權 和 Vtuber商品販售就成為了除了直播外 Cover 最大的營收來源。
且在今年的1月,Hoshimachi Suisei (星街すいせい) 也透過 Cover 的技術成功讓它在 YouTube 上有名的音樂頻道「The First Take」登台,就如大家知道那樣,The First take 是要一唱到底的;在官方採訪中有提到,因為 Cover 原本在行的技術是動作捕捉而非錄音,因此系統是無法原原本本地搬去The First Take,因此光是將技術調整成可以在The First Take使用的,就耗費的相當多時間,真的非常厲害。
虛擬偶像就像 AKB48 一樣會有一期一期的成員,有新成員加入,也會有舊成員畢業。在角色背後扮演的人就叫中之人,而當此角色的中之人要離開時,就是角色畢業的時候。我們追真人偶像時,偶像會有緋聞、醜聞;但虛擬偶像不會,他本身的設定就是一個虛擬的存在,中之人只要扮演好角色設定的性格即可。
以上簡單說了這麼多,可以確定的是,接下來科技大廠力推的元宇宙世界觀,虛擬偶像絕對能繼續佔有一席之地,且就像 Cover 他們的經營策略般,元宇宙內可以提供的服務會是未來他們的發展重點,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也難怪 Cover 會需要更多有力的技術人才加入,畢竟要營運虛擬偶像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功底。 我自己對虛擬偶像的發展也蠻有興趣的,除了會跟進 Cover 的動態外,台灣目前的 Vtuber 生態有機會也可以來介紹。
新聞參考來源:VTuber事務所「ホロライブ」を支える技術が知れる? カバーがテックブログ開始
3、賽馬娘開發商 Cyber Agent 2023年第三四半期虧損近1億,遊戲內購買熱度下降、社內大型IP投入成虧損原因
7月30日,日媒Business Journal報導中稱,擁有熱門手遊賽馬娘及碧藍幻想的サイバーエージェント(Cyber Agent)遊戲部門,在2023年的第三四半期,也就是今年4-6月的財報中營業利益虧損1億日幣;在前一期1-3月間還有152億的營收,卻於這短短三個月大幅虧損,而在去年同期,2022年的第三四半期,營收也仍有98億。
中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呢? 賽馬娘這款熱門手機遊戲於2021年2月釋出後,推出僅兩個月WAU就超過200萬人,給CA社帶來了可觀的營收,目前據釋出的財報來看,賽馬娘會在最近這一期營收失利,推測可能是1-3月時遊戲內推出大量活動後的緩和期,加上同時間CA社還有兩個大型他社 IP 遊戲正在投入開發資源中,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從 152 億的營收跌至虧損1億,當然賽馬娘持續遊玩的人數減少也是原因之一,但整體來看CA社是看好未來發展的,他們認為現在的狀況只是因為先行投資未來的其他項目項目而造成的虧損。加上今年賽馬娘的第三季動畫也推出,明年還會有賽馬娘的遊戲,要養出一個爆款的遊戲實屬不易,CA社仍然會持續保有賽馬娘在市場上的熱度並餵養這個自社IP。
CA社除了遊戲以外,還有媒體事業,大家熟知的 ABEMA TV,但目前這期看起來也是處於虧損狀態,撐起整個 CA社的還是廣告營收。也因此一但遊戲部門這邊的營收銳減就會對CA社的盈利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最後提一下,目前 CA社正在準備的另外兩個 IP 遊戲,一個是咒術迴戰,另一個是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這樣看來確實可以期待2024年CA社會是否會翻轉現在的劣勢?
新聞參考來源:サイバーエージェントのゲーム事業、利益152億円→赤字転落の原因はウマ娘の失速か
4、日本伴手禮買氣回籠,但砂糖等原物料的價格漲幅2成讓業者吃不消
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動和氣候狀況,日本的食品原料價格不停地漲價,在7月28日的一則新聞中就提及,近期臨近日本的お盆假期,返鄉伴手禮的需求增加,日本業者雖然對於買氣回籠感到欣慰,但是做為甜點類必備原料的糖,漲幅幾乎將近2成,讓製造業者覺得吃不消。許多商店未來也都會考慮調漲食品單價。
日本調研機構也有針對各類食品從調味料到主食、飲料等價格做調查,從2022年開始到2023年6月為止,食用油漲了接近2成,美乃滋也漲了近1.5成。
在漲價漲不停的狀況下,日本民眾使用點數和折扣券的比例就大幅增加,再來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因為日本藥妝店也有開始販售一些食品,根據調查的資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藥妝店整體的食品販售額成長率是高於超市的,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日本人難得出門一趟,比起去超市,在藥妝店除了可以買到常備藥品外,還可以將所需要的食品都買一買。
最後是冷知識時間,在日本調味料界有所謂さしすせそ,さ是砂糖,し是鹽,す是醋,せ是醬油,そ是味噌, 都是取自各別日文的第一個開頭,那懂日文的朋友一定會問,醬油不是應該唸「しょうゆ」嗎?其實過去醬油是唸作「せうゆ」﹐因此才會是せ開頭。
新聞參考來源:「砂糖」が高騰 おみやげ業界の活気が戻る中…菓子メーカーなど悲鳴 食卓にも痛手
5、將時尚做到最大公約數的「UNIQLO」母公司迅銷 Fast Retailing 2023年通期營業額上看2兆7300億日幣
最後一則要來跟大家聊聊有著 UNIQLO 以及 GU 兩大品牌的株式会社ファーストリテイリング(Fast Retailing)!
Fast Retailing近期修正了2023年的整年度預期業績,預期營業額會來到2兆7300億元,整個集團不管事營業額還是純利益都來到了新高。也許下未來十年希望營業額能達到十兆的願景!
其中,海外店鋪的UNIQLO所帶來的營收是Fast Retailing成長的主要來源,相較去年同期的營業額,Fast Retailing的海外店鋪就成長了38% ,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大中華地區的貢獻;尤其中國疫情趨緩後,有超過四成的店舖都有預期之外的營業額。而在北美、東南亞、歐洲等地方也同樣推展順利,雖然因為日幣貶值造成人事等成本費用略有上升,但仍讓Fast Retailing收穫好成績單。反觀,在日本的成長率就沒有海外來的漂亮,日幣貶值造成的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
Fast Retailing的UNIQLO主打CP值高的產品,在過去疫情期間儘管會有庫存問題,仍然積極地在開發新產品並維持住海外的市場,穩定的品質和定番的款式,儘管SHEIN來勢洶洶,但UNIQLO還是成功守住他的位置。且在今年一月宣布國內從業人員不分職種年收皆有15%以上的調薪,最高可調到40%,Fast Retailing非常重視招攬優秀人才,因此也大方寄予高薪。在嚴峻環境下也堅持品質和創新,薪資給予上不手軟等,都是日本人覺得Fast Retailing能夠持續成長的原因。
且有趣的是,在跳蚤市場Mercari上,UNIQLO的商品一直都是買賣交易量最大的品牌;可能有些人會覺得,UNIQLO有必要買到二手款式嗎?一件也不會太貴啊!想必大家都搶過UQ的一些限定款式吧,像這類限制款或是過去幾季才出的絕版款式等,都是消費者會想上Mercari上尋找的原因。
很喜歡日本人對於UNIQLO的一段讚美,他們認為UNIQLO將時尚做到了最大公約數,雖不是太潮但又不會太俗氣,徹徹底底體現「LifeWear」這件事。至於GU,未來Fast Retailing會如何將GU在維持「低價」的情況下和UNIQLO做出出別並且持續成長,甚至像UNIQLO一樣做出亮眼的成績也是令人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