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 | 壽司郎的數位迴轉壽司 & 10秒完成的自動結帳超市
● 本集重點
— 日本知名日用品牌花王,針對集團下化妝品品牌做集中,並主攻海外市場
— AEON下的 ダイエー超市開始實驗「Walk-Through」型態自動感應結帳超市
— LINE 和 Yahoo!Japan 與母公司組織重新調整,公司名正式改為「LINEヤフー」
— 壽司郎的「數位迴轉壽司」,強化娛樂性質的新形態嘗試
1、日本知名日用品牌花王,針對集團下化妝品品牌做集中,並主攻海外市場
9月26日,日媒報導,花王將持續針對化妝品品牌做統整;在現在化妝品30個品牌中,大概三成的品牌會考慮廢止或是整併。
其實從 2018 年開始,花王就開始針對化妝品品牌做收斂,截至目前已剩下 30 個品牌,最多時候曾經有到 50 個品牌。也確實透過整併後利益率有了改善。 花王集團在過去三年股價連續下跌,從曾經一股 8000 日幣跌至目前一股 5000 日幣左右,跌幅將近四成。疫情造成化妝品外部需求減少、原物料高漲以及原本在中國暢銷的妙而舒紙尿布關閉製造場是造成營收不如預期的原因。
在8月份公佈的2023年12月第2四半期財報中,除了上述有提到的原因外,為了因應中長期的事業基礎改革,今年度的預估營收也從本來的1200億再下修至600億。原先2025年的目標也從2500億下修至1600億。整體Q2累計營業利益也較去年同期少了192億。
今年度可以說是各行各業疫情後開始復甦的一年,雖然預估營業利益下修,但花王也在財報中揭示日用品牌和美妝品牌在國內和國外都逐漸有起色,尤其 Kate、Kanebo 今年在日本表現亮眼,帶動主打海外市場的11個品牌也有所成長;在這次化妝品牌的收斂過程中,花王也會將資源投注在剩下7成品牌的海外發展,也會再次檢討庫存與銷售的策略。
另外,在日本競爭激烈的洗髮精市場,近年因新創品牌打出中高價位+口碑行銷的模式大獲成功,讓傳統品牌花王受到不小影響,外裝新穎有設計感,再透過KOL的口碑行銷,即使價位偏高,也非常受年輕女孩子的歡迎。因此花王在今年度也開始針對旗下各類型的品牌嘗試新型態的行銷手法,主要集中在數位廣告以及SNS的擴散,目前以財報來看也有不錯的成績。
整體來說,花王目前面臨因疫情造成的餘波影響,我們連續蠻多集都有提到各大品牌因為疫情而做出的改變、重新定位及策略轉換,看起來花王將會把體質改革重心放在能夠帶來高效益價值的化妝品事業上,在今年7月甚至還收購了一間澳洲的化妝品製造商,後疫情的海外發展是否能將花王從目前的發展頹勢上拉起呢?後續如果還有消息,我們節目粉絲專頁再來分享!
新聞參考來源:花王、化粧品のブランド整理 3割統廃合検討
2、 AEON下的ダイエー超市開始實驗「Walk-Through」型態自動感應結帳超市
AEON 永旺集團下的ダイエー超市和 NTT Data 合作,計劃在十月底於橫濱車站開設名為「CATCH&GO」的新型態自動感應結帳超市。這類稱為「Walk-Through」的店鋪,只要在進入超市前下載好特定的應用程式並綁定信用卡,於店內購物時超市內的貨架重量感應器以及天花板的攝影機就會識別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消費者挑完商品後無需像過去一樣排隊結帳,只要直接出閘門即可。系統會據感應到的商品,透過應用程式裡的信用卡結帳。整個過程大概花費10秒左右就完成。比 Cashless (キャッシュレス)更物理上的 Cashless !
在2021年9月時,CATCH&GO 就曾在 NTT Data 的社內試營運過,這次是第一次正式在外部開設,屆時將會提供約 400 種的飲料和便當等商品選項。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開始被人討論:原來在疫情前的2018年,美國 Amazon 就曾在西雅圖總部開設過 AmazonGo 自動結帳超市,最多人討論的就是感應的「精準度」問題:從最基本的是否商品有被正確地捕捉,到是否會有商品感應錯誤等問題;還有會因為消費者體型相似而造成系統辨識混亂問題,以及小孩任意移動架上商品造成的混亂問題,可以說這種 Walk-Through 的超市背後必須要有非常強大的硬體及雲端運算系統支撐。
密集勞動力短缺且高齡化的日本,在歷經疫情的大衝擊後,「無人服務」的服務業型態開始被重視,人力精簡和效益最大化是目前數位轉型的重點;在日本便利商店業者中,LAWSON 也於去年十月在東京三菱食品公司內開設僅服務員工的 「LAWSON GO」來實驗這種 Walk-Through 模式。有人不認為日本已經完全克服最基本的感應精準度問題 ; 也有人非常看好日本服務業慢慢作出的改變,先不論為何美國 Amazon Go 2018 年後沒有大量普及,但從商業角度去看還是有其值得發展和期待的要素:人力成本低、營業效率高。
從結論來看,現在大部分此種商店都還是存在於各大企業設施內,商品種類和消費者類型和行為都較不複雜,要擴大規模至能夠服務各式各樣的消費者和各種型態的商品,背後投入的設備建置成本不斐,還需要大量的資料去訓練機器運算的精準度,再來可能還有因為人力減少被取代掉的客戶服務問題需要逐一克服和補上;如果 Walk-Through 商店能夠以集中商品類型的方向發展,例如先以全部販售飲料或是日用品的小型商店為主,也許規模化和可複製性就會比綜合型超市來得高。
新聞參考來源:レジなし「スーパー」来月横浜に誕生、並ばず最短10秒で精算完了
3、LINE 和 Yahoo!Japan 與母公司組織重新調整,公司名正式改為「LINEヤフー」
再來這則是個追蹤報導,大家還記得我們試播集聊過的 Z Holdings & LINE & Yahoo!Japan 今年十月的在整併新聞嗎?就在 10月1日 官方正式宣佈將來公司名稱將改為 「LINEヤフー」簡稱 LY 。
相信在台灣的大家也都有看到相關的新聞,LINEヤフー社名的變更目前將不影響兩邊各別服務的名稱,但水面下的整合已經開始。
首先 10月4日 開始,Yahoo 和 LINE ID 將打通。例如在日本 Yahoo!Japan 電商購物車裡的商品,會透過 LINE APP 跳出通知來提醒結帳;廣告方面 Yahoo!Japan 和 LINE 兩邊的投放版位將會擴大廣告主商品的曝光機會,未來當然還有更多會員資料統一後帶來的服務便利性。
一個是大型搜尋入口網站服務,一個是社交通訊軟體服務,兩者集團下的相關網路服務的結合引來是否違反獨佔法的質疑; 9月21日,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便發出警告,會特別關注是否 LY 會仰仗其下兩大新聞網站 LINE News 及 Yahoo News 的優勢和刊登新聞的報導機關提出不合理的合作條件。
在 Z Holdings 8月份釋出的 2023年第一四半期的財報中也有針對合併後要廢除掉的服務做進一步地揭示,除了 ID 的統合外,國內的金融業務會首先做整併,LINE BANK & LINE證券服務結束,行動支付 PayPay 將於 2024年度和 LINE ID 做整合。對於營收影響甚大的廣告部分,在財報中也特別針對短期以及中長期提出了發展對策,這也是促使 LINE 和 Yahoo! Japan 再度整併為一社的重要原因:短期內希望透過會員資料的整合讓廣告投放的鎖定更加精準,也希望兩邊的會員資料可以提供更廣泛的受眾分析資料。中長期的部分,會著眼於影音廣告的發展和 LINE 以及 Yahoo 廣告平台的整合,尤其影音廣告的部分會更看重 LINE VOOM 的功能,LINE VOOM 即為 LINE APP 上的短影音功能,但對於日本市場來說 LINE 的功能更趨向於「聯絡」的一個工具,在日本 TikTok 仍下強勢的情況下,日本人是否會把 LINE 也當作娛樂平台去使用?是個值得觀察的挑戰 。後續我們也會繼續跟進 LINE Yahoo 的發展!我自己是很期待 LYPプレミアム 更進一步的消息!
新聞參考來源:「LINEヤフー」発足、1社体制で収益改善 公平性も注目
4、壽司郎的「數位迴轉壽司」,強化娛樂性質的新形態嘗試
還記得今年年初壽司郎因為日本高中生舔醬油瓶口導致整個股價大跌的事件嗎?後來壽司郎還一度向高中生索償6700萬日幣,「迴轉壽司」業者紛紛自危,基於衛生面的考量,大部分都停止了迴轉輸送帶的運作,改為平板觸控點餐、高速運送帶輸送餐點。
而在今年五月時,壽司郎曾經釋出消息稱,在今年夏天應該會考慮再次啟動迴轉盤,打算以不定時提供一些限定菜單當吸引點,來再次嘗試迴轉輸送帶的運作,但如今已到10月,仍不見壽司郎有實際執行這個企劃。
就在9月27日 ,等不到迴轉帶再次運轉,壽司郎即宣佈將在東京和大阪共計3間店舖實驗性導入「數位迴轉壽司」,概念上就是將原本實體的迴轉壽司輸送帶和上面的食材通通改為電子畫面,消費者看到畫面上有想要的壽司經過就觸碰畫面選項,這樣即可點餐。實際上也因為這個迴轉壽司之亂,讓民眾和業者不只注意到迴轉壽司的衛生問題,也注意到了食材浪費的問題,畢竟如果在迴轉盤上轉太久的壽司,業者也會廢棄處理。那如果全面改為點餐制,現點現做也較為新鮮。
像壽司郎希望透過數位化來兼具娛樂性和環保意識,某程度來說雖失去了物理上「迴轉壽司」那種不知道下一刻哪盤壽司會經過的期待感,但數位化介面可以製造的娛樂性卻增加了。目前日本大部分的其他迴轉壽司業者也是選擇停止迴轉輸送帶的運作,但另外一個知名迴轉壽司業者藏壽司則是選擇導入AI監視,實時監控轉盤上的狀況,一但發現有異狀,就會立即報警,日本民眾對於藏壽司快速又保持迴轉壽司原始運作機能的反應感到非常滿意。
根據財報數據,壽司郎七月份的來客數將較於去年同期間少了3.8%,只能說到了現在,仍然看得見高中生事件對壽司郎在日本國內的長尾影響。而將營收寄望在海外店舖發展的壽司郎,也因為福島核廢水排放事件的關係在中國市場營收受到挑戰。對壽司郎來說今年真是多事之秋,也希望日本國內市場的消費者能接受數位迴轉壽司這個創舉,我自己是認為如果壽司郎能夠保持食材的品質,加上數位觸控板面的互動性,市場對於壽司郎的接受度一定會再回到過往。壽司郎加油!
新聞參考來源:スシローがデジタル回転レーン 3店舗で試験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