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6 | 日本 FamilyMart 要舉辦自有品牌時裝秀

EP16 | 日本 FamilyMart 要舉辦自有品牌時裝秀
Photo by Clark Gu / Unsplash
● 本集重點
從 Family Mart 時裝秀來看日本便利商店御三家的個性化發展
CyberAgent 宣布正式成立娛樂事業部門,活用過去 AMEBA 網路事業經驗,強化 Z 世代以網路為基礎的娛樂事業
知名家電零售商 Yodobashi 預計 2028 年前再增 100 處配送點,積極佈置分散型物流
NTT法廢止造成反彈聲浪,KDDI、SoftBank、Rakuten 聯合召開記者會控訴

1、從 Family Mart 時裝秀來看日本便利商店御三家的個性化發展


日本 Family Mart 將與專門舉辦時裝秀的東京 ファッション クロッシング(Tokyo Fashion Crossing)於 11 月 30 日国立代々木競技場第二体育館舉辦自有品牌コンビニエンスウェア(Convenience Wear)時裝秀「ファミリーマートフェス」﹐簡稱ファミフェス。

這在便利商店業者中,可以說是前無來者!

其實 Family Mart 近幾年在自有品牌 ファミマル 的發展相當順利,可以說是成為 Family Mart 集團發展的核心業務之一,據資料統計, 2022 年度ファミマル下的 Convenience Wear 成長幅度是 2021 年度的 160 %,2023 年截至目前又更加成長了 140 %,初期推出的全家色系藍白綠襪子大受歡迎後,還陸陸續續推出ファミチキ色,純色等等,近期更是延伸販售搭配襪子的涼鞋還有和其他品牌合作推出手帕,發展走向逐漸多元化。另外兩項核心業務則是麵包和ファミチキ(炸雞),尤其是炸雞的部分,最近更是突破 20 億的販售次數。

總體來看日本便利商店三大王者 7-11 / Family Mart / LAWSON 各家的營業利益相較去年同期都有正向的成長表現,原因也不難理解,疫情的趨緩,人流逐漸回升,整體營業額也就跟著回流。但是目前正面臨日幣貶值的影響,如何做到成本面的節流以及營收上的開源,成為便利商店業者苦思的方向。

三大超商的營業額佔比 7-11 遠超 Family Mart 和 LAWSON,而LAWSON 和 Family Mart 呈現差距不大的拉鋸,LAWSON 略勝。繼續細看各家發展策略上,持有 7-11 的株式会社 セブン&アイ・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7&I HD)前陣子才因爲出售 SOGO 西武百貨而引來員工不安造成罷工行動,但在母公司的零售版圖上,原本對於 SOGO 西武的期待,即是希望可以補上 7-11 小型零售巨頭的大型的綜合百貨版圖,但連續的經營不善, SOGO 西武逃脫不了被售出的命運,一方面,7&I 也整合了旗下的兩個品牌 イトーヨーカ 堂和食品スーパー・ヨーク 成為 イトーヨーカドー(伊藤洋華堂),整個集團決定專心以「食物」為發展方向,除內衣褲等日常家居品,其餘服飾的業務將會屏棄,並會將店舖往首都圈集中。

再來看到 LAWSON 這家連鎖便利商店,雖然並未在台灣展店造成我們對它可能不是太過熟悉,但在日本的人氣卻是和 Family Mart不相上下;在面臨嚴峻疫情時,LAWSON 內部馬上於 2020 年組成ローソングループ (LAWSON GROUP)大變革實行委員會,藉由疫情帶來的轉變機會,整個從上到下的重整集團的營運對策。2025年將是 LAWSON 創社的 50週年,內部為了達成 LAWSON GROUP Challenge 2025,針對食物的美味、服務的態度和環境的友善提出了相當多的改革政策,希望達到顧客心目中口碑第一的便利商店。

其中我們 EP08 中聊過的,在北海道的 LAWSON 分店就採取了最適合當地的物流策略,並且結合當地的食材來展店,LAWSON 發展的核心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地區性」來經營,適當將總部的權力下放到地區,重視從第一線便利商店經營者的視線來和在地需求結合。再加上他們在販售熱食的業務上推行「まちかど厨房」,有效利用店舖食材來提供差別化的餐點,並減少加工食品時製造的浪費,營業額上得到了良好的提升;物流上除了因應 2024 年物流問題減少每日配送次數外,也導入 AI 來協助優化配送路線;庫存管理也適當導入 AI Customized Order,簡稱 AICO 來協助智能管理。

且為了擴大店鋪日常生活機能, 2022 年開始導入無印良品進駐。 2023 年度的預期營收從 640 億上修至 850 億。在今年度可以說是實際驗證了改革的可行性!如果要數店舖的多元性,一定不能錯過 LAWSON 延伸出的地方特色以及特化型店舖!

除了便利性之外,如何自發地創造日常需求以及來店的目的性,看起來三家都各有著墨,7-11注重食材和口味、Family Mart 注重日常需求、LAWSON 則是專注在和地方特色的結合。

最後看回新聞的主角 FamilyMart,FamilyMart 也算是在便利商店的競爭中找到了屬於自己區別度,自有品牌的服飾在日本女性中也非常有人氣,打破大家對於只有男性會購買便利商店衣物的印象,也期待 11 月底全家時裝秀中會公開亮相的新產品!

新聞參考來源:ファミマの「コンビニエンスウェア」がファッションショーを開催 コンビニ業界初の試み いまや過半数が女性売れ。ファミマPB「コンビニエンスウェア」好調のワケ


2、 CyberAgent 宣布正式成立娛樂事業部門,活用過去 AMEBA 網路事業經驗,強化 Z 世代以網路為基礎的娛樂事業


大家還記得開發賽馬娘的公司 CyberAgent 嗎?本月 10 號CyberAgent 正式宣佈成立娛樂事業部門 (以下簡稱 CA 社)。

CA社在日本以「AMEBA」社交網路部落格服務為名,旗下還有知名的 ABEMA TV 媒體、CyberAgent 廣告代理商,以及 Cybergame遊戲公司等;近期還涉足動畫製作,紅遍亞洲的女性戀愛向手遊『戀與製作人』的動畫即是 CA 社的動畫部門製作。本就以網路為基礎橫向發展的 CA 社,這幾年陸續有操辦一些娛樂活動,例如承接 YouTuber 在東京巨蛋舉辦實體活動並同時於ABEMA TV上的直播、還有舉辦日本大型電競比賽 RAGE 等等, CA 社希望能將過去「AMEBA」網路事業的經驗加以活用,積極承接娛樂活動的舉辦。

日本民眾對於 CA 社終於開始發展線下娛樂事業感到看好,也認爲其本來的事業基礎就已經足夠撐起娛樂業的發展,與和 ABEMA TV 視為競品的本土 OTT — TVer & U-Next 也能做出良好的差異化發展。

過去我們也曾聊過 CA 社 2023 年 4-6 月 3Q 的財報資料,算一算最終年度結算也差不多要釋出了,也還記得過去我們分享他們財報時有聊過,因為遊戲事業的賽馬娘營收並沒有如預期般地持續,又提前投資大型 IP 的遊戲製作,因此年度收益大幅下修,靠著廣告的營收勉強淨利還是正的,拓展娛樂事業的運營切角去增加新的收入來源,也許是現有集團資源下最好的發展方向,截至錄音前,還沒看到 CA 社 2023 年的通期財報,下週有機會我再於粉絲專頁上追蹤分享!

新聞參考來源:サイバーエージェント、興行事業に本格参入 ABEMAと連動


3、知名家電零售商 Yodobashi 預計 2028 年前再增 100 處配送點,積極佈置分散型物流

日本知名的 3C 零售商 Yodobashi,日前宣布其 ヨドバシカメラ 電商,將於 2028 年以前增加配送的站點,增加約現在的四倍,等於新增約 100 處站點。和此前我們討論的 Amazon 增設配送站點一樣,現在有點實力、有點資本的大廠都開始積極的佈置分散型物流,為了因應 2024 年的物流問題。

起初我還完全不了解物流業的運作時,也曾直覺性地疑惑為何在人手缺乏的未來,還要增加那麼多的配送站?那不是要請更多的人嗎?但其實分散在各地的物流站點,仍然有其在物流配送上可以帶來的優化空間,且最重要的是和消費者的服務關係建立;對 EC 來說,現在不只比低價,還要比運費或者到貨速度,可以說競爭非常可怕。

而一般常見的集中型物流,即是把商品的庫存集中在一個配送站,等到有顧客下訂單後再請司機做配送,可能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且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等待的時間只會越拉越長,所以近一兩年大型的電商都還是把配送站分散在各個地區,除了可以確保隔日配送或是當日配送的服務外,也可以避免過剩的庫存佔滿倉儲間;而大家所關注的「人力」問題也可以透過分散性倉儲短距離的地方性送貨來達到高效率的配送,避免時間和人力的浪費。

像 Amazon 更是結合當地的個人配送業者或是商家來當作取貨點,既能促進配送效率又能解決司機問題,是我目前看到在物流最終端配送解決辦法裡最聰明的!但分散型物流站點的導入缺點,即是企業需要多花費成本去建立,還有需要增設管理人員,商品缺貨後的調貨沒法這麼即時。

2024 年物流司機的工時限制在即,各家業者都戰戰兢兢地應對,如何最高效率地增加每一單的配送?又或是如何壓低每一單配送的成本?我想這都會是未來幾個月物流業者思考的方向,當然對於出貨和收貨端的是不是也會有不一樣的改變?期待日本整個物流產業鏈未來的改革!

新聞參考來源:ヨドバシ宅配拠点4倍に 当日配送拡大、EC競争激しく


4、NTT法廢止造成反彈聲浪,KDDI、SoftBank、Rakuten 聯合召開記者會控訴

10 月 19 日,KDDI、SoftBank、Rakuten Mobile 聯合召開記者會,控訴政府打算廢除 NTT 法的意圖。我想一直有收聽我們節目或是多多少少對日本電信業者有了解的人,應該對剛剛上述有出現的企業名稱都不太陌生,同為競爭對手的他們為何突然聯合起來?NTT 在這中間又扮演什麼角色?

最後一則新聞就帶大家來淺聊一下 NTT 以及 NTT 法。

NTT 的全名為「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前身是由政府所開辦的電信公司—日本電信電話公社,也簡稱電電公社。 1985 年後轉為民營,其下還拆分成行動電話業務 NTT Docomo、固網業務東日本電信電話、西日本電信電話,以及 NTT Data , NTT Communications。

隨者電電公社的民營化,NTT法也應運而生。此法的誕生主要還是因為當時電電公社是全國唯一的電信業務經營者,為避免造成未來獨佔的市場局面,制定了主要以下幾點來約束民營化後的 NTT :

1.固定電話服務的義務提供
2.公開促進電氣通信技術普及的研究
3.政府須持股三分之一以上
4.外資不得持股超過三分之一

而此次 NTT 會提倡廢止 NTT 法,其背景是因為日本國防預算需要擴大,這樣 NTT 不僅可以朝向完全民營化邁進,政府原本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賣掉。但對於市場上的電信業競爭者— KDDI、SoftBank、Rakuten Mobile 來說更擔心的是 NTT 旗下所有子公司完全統合的獨佔狀態。他們可以接受 NTT 法因為已不合現在的時代背景進行修改:例如原先規定一定要公開研究報告,但為了國際競爭力的保障,這項義務規定的廢止是被認可的,但不接受 NTT 法就此全部廢掉。

NTT 此前在 2020 年就曾做過將行動業務 NTT Docomo 全資子社會化的事情,造成 KDDI 以及 SoftBank 的股價馬上硬生下跌。因此如果廢除 NTT 法,難保 NTT 會將剩下的子公司也全部變為 100% 持股,等於是實質上的完全統合。

目前看到 2023 年統計的去年度日本電信業的市佔來說 NTT Docomo 目前是最大的,第二和第三則是KDDI、SoftBank。近年日本電信業新客獲取困難,各家都祭出「費率優惠」來吸引新客, 2020 年又有 Rakuten Mobile 的參戰,加之樂天集團急於轉虧為盈,在行動業務這塊的優惠幅度之大,壓縮電信業者的利潤空間。也不難理解為何其他家電信業者對於這次 NTT 法的廢止有這麼大的反彈聲浪,畢竟如果全如 NTT 的如意算盤走,這下子他們的生存空間也都會受到威脅。此外,他們也強烈要求 NTT 法案如果要廢止,需要另立法條來限制 NTT 的再次統一。

目前政府已經收到幾大業者們的意見了,但最終這次的 NTT 法案廢止對於日本民眾來說的影響程度到底會是多大?事關 NTT 現在握有的,從國營世代傳下來的基礎通信設施的運作;尤其討論中有特別提到的緊急事態情況或是災害應變的運用。若最後僅淪為民間企業競爭的利器,難保不會因為商業利益而造成日本民眾的利益損害。

新聞參考來源:「NTT法廃止は絶対に反対」--KDDI、ソフトバンク、楽天モバイルのトップが熱弁

Read more

為什麼日本的迷你容量美妝品,正在成為主流?

為什麼日本的迷你容量美妝品,正在成為主流?

在 @cosme 六月中發表的《2025年下半年美容趨勢預測》中,「主役級迷你コスメ(迷你化妝品)」被列為今年不可忽視的關鍵詞之一。 根據調查,有 31.4% 的 20 代與 30.5% 的 30 代 受訪者表示:「相比一般容量,迷你化妝品更有吸引力」。而在更年輕的族群中,迷你尺寸甚至不再只是備品,而是他們主動尋找、想要擁有的商品形式。 在實體店舖也反映了這一點;@cosme TOKYO 在三月重新規劃的「迷你美妝專區」,短短兩個月內就創下原預估 3.5 倍 的營業額成長;而根據問卷,有高達 57.1% 的人表示,曾因為試用迷你容量後決定回購正品。 為什麼日本的迷你美妝品會突然變主流?解析三大推力 迷你容量的需求,其實一直都在,無論是旅行用、還是作為緊急備品。但現在,

By Yuki
手握《哆啦A夢》動畫 IP 的日本企業,竟被韓國遊戲公司買走?

手握《哆啦A夢》動畫 IP 的日本企業,竟被韓國遊戲公司買走?

6月24日,擁有熱門大作《絕地求生(PUBG)》的韓國遊戲公司 KRAFTON,以 750 億日圓收購日本老牌廣告代理商 ADK,震撼了整個日本廣告業界。 震驚之餘,也讓人不禁感慨,曾經與電通、博報堂並列,代表日本三大廣告代理商之一的 ADK,竟走向了被收購的命運。 日本網路上目前主要聚焦在兩大討論點: ① 750 億日圓會不會太便宜了? KRAFTON 雖然擁有《PUBG》這款全球級熱門作品,但為了降低對單一遊戲的高度依賴,正積極尋求 IP 事業的多元發展。 ADK 過去深度參與多部動畫製作,與日本獨特的「製作委員會制度」密切相關:一部動畫往往由電視台、廣告代理商、製作公司等多方合資製作,廣代則負責掌握廣告時段、尋找贊助商,為動畫注入製作資金。ADK 便是在這個體系中,長年扮演關鍵的中介角色,擁有穩定的媒體網絡與資源。 KRAFTON 看中的,正是 ADK 所建立起來的內容資產與業界網絡。透過收購

By Yuki
TikTok 短影音如何衝擊日本消費與內容產業?

TikTok 短影音如何衝擊日本消費與內容產業?

TikTok 在 6 月初發布的《TikTok Socio-Economic Impact Report 〜日本における経済的・社会的影響〜》用大量數據證明:短影音已從「讓人上癮的娛樂」躍升為牽動日本經濟與產業結構的力量。本文將先就這份報告與 OASIZ 的補充研究,拆解短影音的商業化現況,再談 TikTok Shop 帶來的新變數,並簡述「縱型短劇」如何用同一素材格式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本篇大綱 ・TikTok——年輕人購物旅程的起點:由 TikTok 催生的經濟效益 ・TikTok Shop 登陸:內容驅動的興趣電商將為日本 TikTok 生態帶來什麼改變? ・縱型短劇:同一格式,另一條商業路徑 ・結論 TikTok,年輕人購物旅程的起點 報告顯示,2024 年由日本 TikTok 引發的推估消費額達 2,375

By Yuki
花王中期經營計劃「K27」:敏捷開發、品牌瘦身與全球化戰略

花王中期經營計劃「K27」:敏捷開發、品牌瘦身與全球化戰略

在紙尿布業務遭受重挫、又逢疫情衝擊之下,花王一度陷入經營危機,被迫加速體質改造。過去我們討論過花王對化妝品事業的大幅瘦身與品牌資源的重新配置。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正與重組,如今成效如何?近期讀到花王對舊有品牌推動革新的報導,以下就最新財報與品牌改革策略做一個簡要盤點。 花王三大事業定位,全面加速全球化佈局 花王以衛生與家居護理事業作為穩定現金流的「基本盤」,重新盤點集團資源,並將旗下事業體劃分為三大類別──成長驅動、安定收益、事業變革。 安定收益事業所創造的資金,將優先挹注成長驅動領域,強化未來擴張動能;事業變革領域則聚焦體質改善與獲利模式重建,目標是儘速轉型,並晉升為下一波的穩定獲利來源。 花王在 2023 年發布的《2024 年統合報告》中也提出 K27 中期目標:以 2027 年為期,目標 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由 4.1% 提升至 11% 以上,海外營收目標 8,000 億日圓以上。為加速「全員全球化」

By 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