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5 | NITORI宜得利也開始走 IKEA 美食路線&日本到處吹起的韓流
● 本集重點
— 日本地方政府開始嘗試施行週休三日制度,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意識漸起,每日工作效率成重要指標
— 宜得利集團多角化經營餐飲品牌,少子化的日本社會,傢俱零售需要更多引流和集客的方式
— 串流平台帶起日本第四波韓流,在日韓國美妝品爆增
1、日本地方政府也開始嘗試施行週休三日,每日工作效率成重要指標
第一則新聞要帶大家來看日本地方公務員的週休三日政策!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在宇都宮市和宮崎市的地方政府於 2023 年 10 月和 8 月開始讓少數人導入週休三日的制度, 在每週總工時不變的情況下,以適度調配工時的方式將多休的那一天時數分配至其他天來達到週休三日。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資料,截至 2023 年 4 月,全國約 1788 個自治體中僅有 5.4 %導入彈性工時制,總務省希望可以擴大此制度的施行,在 2024 年更為普及。民間企業部分,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HD)和日立製作所也早已開始嘗試導入。
疫情的契機下,彈性工時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在日本從原本隱晦不談的話題漸漸成為人們會關注的議題,尤其過去在彈性工時抑或遠端作業下,員工工作效率也並未變差,此結論也讓日本勞動環境迎來了改變。以總工時來衡量出勤時間,讓員工可以配合自身業務的需求調整,在一份試行調查中,約有 55 %的人表示滿意,因此有關單位也會繼續針對週休三日的計畫做調整和優化。
此制度的推行,對日本工作流程精簡及數位轉型也能帶來明顯的幫助,因為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效率最大化,成了必須重視的問題。 但也不是所有的行業可能都適用週休三日的制度,例如日本的物流業,今年 4 月份就要開始實施勞動時間的限制,如果又週休三日的話,在人力調度上可能會更困難,造成的運輸問題也會更為嚴峻。
除了日本之外,歐洲國家也有部分已經開始試著週休三日,回頭看台灣,雖然在過去也有考慮週休三日的規劃,但並未正式的推行,相關的規劃資料目前看起來也不多,台灣要執行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得走。
新聞參考來源:週休3日、地方公務員も 宇都宮市や宮崎市など試行
2、宜得利集團的餐飲品牌,打造易於集客的消費環境
大家知道我們熟知的宜得利ニトリ也有跨足餐飲業嗎?
如同 IKEA 模式,自 2021 年 3 月開始,宜得利集團開始以「ニトリダイニング-みんなのグリル」肉食品牌來提供餐飲服務。 且還在 2023 年延伸出兩個子牌,一個是專注於健康餐的「ヘルシーファースト!みんなのグリル」﹐另一個是三明治「ヘルシーファースト!みんなのサンド」。開設的地點在宜得利及HOMES大型家居購物中心內為主,目前東京加神奈川總共有6間。餐食的價格都主打便宜量多,和日本知名的サイゼリヤ、いきなりステーキ等家庭餐廳比較也相當有競爭力!
在 2021 年時,宜得利集團收購了株式會社島忠。島忠下的HOMES,主要以販售傢俱和一些居家 DIY 用品為主的大型零售中心,商場內還會進駐如 しまむら 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思夢樂以及 JINS 等知名的店舖,是假日親子一同前往的好地方,大型購物中心的空間提供和宜得利集團希望以餐食來多角化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故兩邊成為了盟友;而宜得利的餐飲店也得以於 HOMES 內展店。當然不僅有和島忠的橫向結盟,宜得利還開發了自有品牌 N+ ,專賣女性向服飾,於 2023 年 9 月 30 日宣布在日本知名購物中心 AEON 開展 40 間店鋪。
對於本業是傢俱零售的宜得利來說,延伸餐飲和服飾可能不是集團營收的主要來源,但可以有相輔相成拉抬整體營業額的效果。日本除了高齡化外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口減少,大型傢俱店未來存活會因為人口逐漸減少而迫於尋找別的營收出口。透過發展新業態來增加客源或集客,就有賺錢的機會。在日本其實也還有一間知名的企業早在幾年年就開始走這種模式,那就是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將自家商品做為發展基礎,開設如餐廳和咖啡廳等,如 Café & Meal MUJI 這個品牌也能在台灣見到。
至於宜得利有沒有辦法將跨足的餐飲品牌規模發展至如同想到 IKEA 就想到肉丸或是冰淇淋等程度呢?對於集團多角化發展以及營收能否更進一步的成長有相當大的關聯性。以傢俱這種汰換週期長的商品來說,宜得利或 IKEA 等傢俱零售店確實都需要發展一個可以快速地帶來人流和回頭客的業態,宜得利相較於IKEA 還切出了自有服飾這塊業務,非常期待日後能多多結合家居業務發展一些機能向的服飾。
新聞參考來源:多角化進めるニトリ 2年前に始めた「レストラン」は今、どうなっているのか
3、日本的韓國美妝進口額首次超越法國,串流平台帶起韓風席捲年輕人
最後一則我們來聊聊近年在日本相當流行的韓風!
上次更新我們也有聊到日本這一兩年非常流行韓式的拍貼機,但不僅僅是拍貼機,韓風的各式各樣商品幾乎成為現在日本 Z 世代追求的潮流。根據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韓國進口化妝品的進口額從 2021 年到 2022 年成長了 25 %,金額來到 775 億日幣,第一次超過一直是第一名的進口國—法國,而 2022 年從第二名的法國化妝品進口額是764億日幣。
其實目前在日本所流行的韓風已經是第四波, 2000 年左右的冬季戀歌揭開韓國文化在日本的影響力,後來的第二波和第三波則是由 2007 年左右的偶像團體少女時代以及 KARA 所帶起;而近期則是因為串流平台興起等原因,韓劇和韓國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輸出平台,前兩年受歡迎的「愛的迫降」或是「梨太院Class」還有電影「寄生上流」等等,催化日本人崇尚韓國飲食、用品、服飾、美妝的現象。 而越境 EC 的成熟,也進一步促進外國商品進入日本;日本知名海外電商平台 Qoo10 在日本年輕女性間很受歡迎,許多韓國商品都是透過 Qoo10 進入日本市場,這家 Qoo10 就是鼎鼎大名的 eBay 在日本所運營的服務。
韓流快速在日本年輕女性間造成話題,而零售商也早就敏銳地捕捉到了需求。日本便利商店御三家之一的 LAWSAON 便和韓國美妝製造商於 2023 年 3 月推出化妝品商品,剛上市就在社群媒體上造成熱潮銷量大增;松本清和唐吉訶德也特別規劃出一區專門的韓國品牌專區,各種韓國美妝保養品的快閃店也能時常在百貨中看見。對日本民眾來說,除了文化傳播影響外,韓國美妝保養品的品質不遜於日本國內大廠,性價比相當高也是其深受喜愛的原因之一。
最後想再聊一下開頭提到的進口數據比較,其實次於韓國也在慢慢崛起的中國美妝進口額,這兩年也是呈現高成長,已經超過美國進口的美妝金額;且看起來還會繼續往上爬,小紅書、抖音等文化的影響力也在日本漸漸發酵當中。
新聞參考來源:韓国コスメの人気一段と 輸入額初の首位、フランス逆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