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3 | 日本企業的疫前疫後&三菱商事加強資本收益效率提升求售日本KFC股份
● 本集重點
— 疫情後的反思,日本企業針對人力成本和公司組織進行精實化
— 三菱商事加強資本收益效率提升,求售日本KFC股份
— 販售海外電子產品的電商業者須遵守相關產品安全規範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1、疫情後的反思,日本企業針對人力成本和公司組織進行精實化
2月底,Sony Group 的遊戲事業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 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SIE)宣布將縮減公司8%的社員,加上海外相關遊戲開發等分部門的社員,總共約900人;日本化妝品市佔率第一的 SHISEIDO 資生堂 29日也開始於國內募集希望早期退職的職員,預計募集約 1500 人,而這 1500人大約為集團從業人數中的 10% 左右。募集對象為 45 歲以上且已任職滿20年以上的社員,預計 9月30日正式退職,這是繼資生堂繼 2005年1000人早期退職募集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根據東京商工リサーチ的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有退職募集的有14間,募集人數合計多達3613人;疫後的2023年整年度,募集早期退職的41間總計也才3161人。今年才僅僅過了兩個月,退職募集的人數就已經突破去年整年的人數。
今天第一則想藉由2月底的這兩篇新聞來淺聊疫情前後,日本各大手企業對內部的組織調整的相關背景。
疫後的2023年,雖然世界的經濟逐漸復甦,日本觀光客人數也恢復疫情前的八成,其所帶來的消費金額還創下新高;但整體的通貨膨脹和日幣貶值,讓2023年通期的利益成長幅度不如預期。歷經疫情的衝擊,許多企業都開始反思過往的經營方針,例如 7&I 開始集中經營的力道於食品面向、資生堂也決定2024年針對國內商品數量進行收斂等,削減不必要的成本浪費,走向更為精實的經營步調。組織制度調整也更傾向於能夠「即時反應市場變化」以及保持「變革的靈活度」,以降低受到變化快速的市場和經濟環境的衝擊,而為因應這樣的背景,人均生產力和人員的適用性就成為重點。除了上述的 Sony Group、資生堂以外,2024年開始 オムロン、ワコールHD(華歌爾) 以及前幾集聊到的 7&I HD等大手,皆在進行早期退職社員募集。
這些企業組織的調整和縮減,並非只代表檯面上營業利益低迷等負面資訊。在過去的早期退職,通常募集的對象以中高年齡層為主,但這一兩年的募集對象卻有年輕化的趨勢。日本企業向來的長期雇用制度導致了人才流動的不足,限制了新鮮血液的注入和創新的發展。但隨著企業對人材需求的變化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早期退職制度提供了年輕人材轉職的機會,員工可以獲得更廣泛的經驗和技能培養,進一步提升其價值和競爭力;企業也可以透過調整,實現人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價值的目標,對於整體日本的經濟發展和人材流動都有正向的幫助。
新聞參考來源:ソニーG、ゲーム事業の人員8%削減&世界で900人&資生堂、国内で早期退職1500人募集 社員の1割強に相当
2、三菱商事加強資本收益效率提升求售日本KFC股份
根據日媒報導,三菱商事於2月28日宣布,他們正在考慮出售其持有的日本KFC控股公司的全部約35%股份。這決定來自於對於日本KFC中長期的前景發展有疑慮,以及三菱商事內部對資本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
日本KFC的設立可追溯至1970年,當時的三菱商事與美國KFC合作創立了這個品牌。2007年,日本KFC成為了三菱商事的子公司。雖然後來與美國KFC解除了資本關係,但日本KFC仍與其簽署了品牌和部分產品共享的特許經營協議。三菱商事開始經營日本KFC後,就從畜牧養殖、食品加工到商品販售建立起了一整條自家供應鏈;此舉不僅幫助了日本KFC的成長,還為三菱商事其他子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儘管日本KFC在原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做出了價格調整,但其業績依然保持穩健增長。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10%,達到1100億日圓,淨利潤也增長了53%,達到38億日圓。然而,由於日本KFC業務僅限於日本國內,公司未來難以再實現大幅度增長,甚至其國內店鋪數僅相當於日本麥當勞的40%,因此三菱商事還是決定將其售出。
此決定除了對日本KFC的前景發展不具信心外,也和三菱商事急於提升資本效率有關。
三菱商事是一間主要從事對外貿易的綜合商社,業務範圍涵蓋能源、化學、食品、零售等。2023年初,東京證券交易所對股價純資產倍率低於1倍的企業提出了資本效率改善要求,而三菱商事當時的總資產利益率僅為1倍,相較於集團中平均能有5%以上利益率的能源和金屬資源等產業,食品產業僅為3%,零售產業為0.6%,是拉低綜合利益率的主要原因。
就如同同樣是三菱商事投資的LAWSAON在前陣子有了KDDI一同加入經營陣,而日本KFC則前景則尚未明朗,也才有這次出售的消息傳出。
中美對立和各種戰爭造成的社會局勢影響下,對於以外貿為主的三菱商事來說,重新強化集團應對快速變化的時局,成為未來發展重要的目標。他們於2022年提出了一份「中期經營戰略2024」,以集團各業務的橫向連動和縱向目標一致化來堅固集團的綜合實力,並提出了“循環型增長模型”,以加速資產出售的方式來將經營資源轉為新標的的發展和培養,並不斷循環。
三菱商事的這項舉措,使得日本KFC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也引得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在美國KFC幾經易主的過程中,三菱商事帶領著日本KFC延續了其創辦人的理念長達半世紀,只可惜在大環境的變動下,還是不得不做出這一決定。
新聞參考來源:三菱商事、迫られた日本KFC売却 資本効率改善が急務
3、販售海外電子產品的電商業者須遵守相關產品安全規範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3月1日,日本經濟産業省通過關於海外電子產品在網上直接銷售給國內消費者的製品安全法修正案,要求相關企業在國內設置安全管理和應對問題的負責人,並公開其姓名等信息,以作為消費者判斷業者信譽的參考依據。這一舉措是考慮到近年來,許多海外製造的網上購物產品出現了許多火災等意外事件。而此法案,最快2025年中將實施。
未來如果產品涉及火災等重大事故,経済産業省將要求網上商城運營企業立即下架相關商品,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根據経済産業省透露,涉及網上購物的產品事故,如死亡和火災等,2022年就發生了103起,是十年前的6倍。這還僅是報告的數量,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這些海外業者在日本國內並無指定負責人可能對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當消費者需要獲得賠償時,他們必須直接與海外銷售商進行談判。然而由於無法確定責任人,一些消費者可能無法獲得合理的解決方案。目前的法律要求在日本國內銷售的產品,如電器和瓦斯相關產品,必須通過一定的標準並標有“PS標識”,以證明其安全性。透過網上商城等方式在日本銷售的海外企業也適用這一規定,但實際上,許多企業並未遵守。
此次法律修改主要在加強這些規定的執行,並促使各企業確保其產品符合技術標準,並標註“PS標識”。管理責任者將在國內發生重大產品事故時協助防止損害擴大,並要求海外銷售企業配合向消費者委員會報告和召回(回收和免費維修)。此次法律修改還將制定銷售規則,以防止兒童玩具被誤食或造成傷害。海外產品也將要求顯示適用年齡和使用注意事項,以提醒消費者注意安全。
業者透過跨境電商來連接全球市場已經是趨勢,消費者可以透過跨境電商來購買豐富多樣的產品,因為可略過中間進口商,在境內價格也更具競爭力。近年中國的跨境電商 SHEIN 和 Temu 在日本更是來勢洶洶,但許多缺乏法規管制的灰色地帶會造成消費者的權益受損甚至是身體健康的危害。虛假宣傳和欺詐等問題都容易導致消費者求助無門。跨境物流的不確性和不穩定性也是一個隱憂,過程中也時常有延遲或丟失的問題。
消費者對於高漲的物價無疑促成低價的跨境電商日益蓬勃發展,也因此產生了這些淺在的消費者安全與權益問題。然而這些跨境電商也會搶食國內市場的份額、加劇境內電商間的競爭,日本政府後續該如何維持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將是一個更難解的問題。
新聞參考來源:ネット通販、海外業者も国内に責任者 改正案を閣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