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專欄】PayPay株式会社成為日本首家通過「數位薪資支付」申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業者

【社群專欄】PayPay株式会社成為日本首家通過「數位薪資支付」申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業者
Photo by seiichiro / Unsplash
<此篇內容整理自節目Facebook粉絲專頁>
2024年8月9日,PayPay 透過新聞稿宣布,已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批准,未來其PayPay電子錢包將可用作員工的「薪轉戶」之一。PayPay 成為四家審核業者中首個通過審核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業者。
PayPay株式會社官方新聞稿。參考資料:PayPay新聞稿


據厚生勞動省的公告,目前還在審核中的有3間,分別是KDDI的 #auPay 、樂天集團的 #楽天Pay ,以及Recruit集團下的 #AirPay

日本政府在 2023 年 4 月開放了以行動支付應用程式和電子錢包帳戶進行薪資支付的數位支付系統。我們在 EP32 和大家詳聊過,有興趣先前情提要的朋友們,歡迎點擊下方閱讀。

EP32 | 唐吉訶德和博報堂共同設立的 pHmedia & PayPay / au Pay 未來也能當作薪轉戶?日本推行的數位薪資支付
● 本集重點 — 台積電熊本廠正式投入運營,預計2024年末量產;而這項國家計畫背後對當地居民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 唐吉訶德母公司PPIH和博報堂共同成立 pHmedia ,一同發展唐吉訶德廣告事業 — 外國人在留卡和MyNumber卡將在2025年合併為一張 — 日本推行的數位薪資支付,目前有四家業者審核中,PayPay、au Pay和樂天集團皆在名單中 1、台積電熊本廠正式投入運營,預計2024年末量產;而這項國家計畫背後對當地居民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2月24日,台灣和日本都關注的台積電熊本廠,宣布正式開使投入運營;同時,岸田總理也宣布將繼續傾注最高 1.2 兆日幣的補助額讓 TSMC 蓋第二廠。 1988年,當時的日本在半導體生產還佔了世界約50%的生產量,但隨著後來美國的打壓和其他資本加入競爭,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最終不敵,便走向衰退。直到近幾年,中美對立和疫情造成全世界半導體生產狀態不穩定,IC 和汽車供應相繼出現問題;日本國內開始有重振半導體產業的聲浪,2021年,在擁有豐沛地下水源的熊本台積電設廠的消息正式發表。此次設廠如大家所知,主要的資方除了台積電外,還有

前陣子在節目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也分享過 GMO 和唐吉訶德所屬的 PPIH 推出的類似服務。(和PayPay不同的是,GMO-PG主要以SaaS服務導入於社內系統做使用)

參考來源:PPIH新聞稿
GMO集團下專門提供金融支付服務的 GMO PAYMENT GATEWAY, INC.(簡稱 GMO-PG),在6月19日宣布未來將支援每月部分薪資以「儲值」形式進到「企業自家的電子錢包」。

此金額會根據當月已經工作的時數換算,員工可以自由選擇匯入的時間,即代表可以「預先支薪」,無需等到次月發薪日。(預儲的金額將從日後薪水中扣掉)

唐吉訶德所屬的PPIH集團也於同日提出導入GMO-PG數位薪資支付系統的新聞稿,未來集團下所屬的員工以及工讀生,皆可利用此福利將薪水儲值進集團下的電子錢包「majica」。

我們再回到 PayPay,首先快速整理幾個重點,帶大家瞭解 PayPay 這則新聞的概要:

1.本月14日開始,軟銀體系的相關十間子公司含PayPay株式會社的員工將率先開始試用PayPay來領薪;預計今年內該服務將向所有使用者開放。(順帶一提,數位薪資支付將作為公司福利的一環,所以應該是非強制使用)

2.員工需要在PayPay應用程式中啟用「PayPay給与受取」功能,並確認擁有PayPay薪資電子錢包帳號。成功啟用後,要於帳號中建立一個專用戶頭,並且設定一個向此戶頭匯款進來的銀行帳號。薪資金額會透過此銀行帳號匯入,然後成為專用戶頭中的電子貨幣;需注意,這與現行「PayPay電子貨幣」是分開的,屬於「PayPay薪資電子貨幣」。

3.此薪資電子錢包持有的電子貨幣上限為20萬日幣,如持有金額超過的情況下,剩下的錢會自動轉進員工指定的銀行戶頭裡。

4.如果你是「PayPay給与受取」的用戶,你的PayPay電子貨幣總額上限將提升至100萬日幣(一般80萬日幣加上薪資的20萬日幣),看官方說明,一般的上限好像最多也只有50萬日幣(過去24小時內)。

5.如果PayPay發生破產等金流問題,PayPay指定之第三方保證機構將退還用戶薪資電子錢包中的餘額,因此無需擔心薪資轉為電子貨幣的風險。

6.已存入的薪資電子貨幣也可以自由轉回指定銀行帳戶中。

參考資料:PayPay新聞稿

近期盈利狀況和會員增加數都表現良好的 #PayPay,可以說毫無意外地成為了首間通過的業者;背後挾帶著軟銀集團的資本和PayPay銀行等金融資源,此服務未來可以帶來的綜效絕對是值得期待的。

然而根據官方公告,若非使用PayPay銀行作為指定戶頭,想要轉出時每次將收取100日幣的手續費(但每月首次免手續費)。

使用「PayPay給与受取」用戶轉出時的手續費一覽。

看來想靈活運用數位薪資支付功能以及享受其帶來的便利性,除了使用PayPay體系的PayPay銀行作為指定戶頭外,其他選擇都不太划算。這獨厚PayPay銀行的政策其實也不意外,現階段來看,此服務具體實用性多高,許多人持保留態度。

20萬日幣,大多日本人覺得這額度很微妙,對企業端來說,額外的手續處理增加了工作量;對勞動者來說,20萬日幣又有點不痛不癢,更不用說如果你不是PayPay銀行的用戶需要支付的相關手續費。

所以,到底用不用?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現在處於新NISA投資、零工經濟和タイパ年輕世代等新元素交互影響的環境中,這些都是需要高度彈性和靈活的制度來配套。最終數位薪資支付能為PayPay生態系帶來多少資金的流動,又是否能促進會員數的增加?顯然,打頭陣的PayPay成了後續業者關注的焦點。

補充資料:
①軟銀集團本月將開始使用此服務的10間子公司
https://about.paypay.ne.jp/pr/20240809/02/

②厚生勞動省數位薪資支付<賃金のデジタル払い>相關公告
https://www.mhlw.go.jp/....../shienjigyou/03_00028.html

訂閱電子報,接收最新日本商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