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商場進入縮減期?大型商場空間再定義!招商最愛的品牌是?

日本百貨商場進入縮減期?大型商場空間再定義!招商最愛的品牌是?
Photo by Sebastian Kurpiel / Unsplash

日本百貨商場數量創新低,品牌紛紛撤離高租金的一級戰區,轉向小型化、體驗型態。

日本百貨商場正迎來轉型期,品牌紛紛撤離高租金的一級戰區,轉向小型化、體驗導向的經營模式。

最近一則報導指出,日本 2025 年預計新開的大型百貨型商場(Shopping Center)僅有 16 間,創下自 1975 年以來的最低紀錄。這個數字雖然驚人,但對長期關注日本零售市場的人來說,其實也不算意外。

這幾年來,隨著建築成本上升、租金壓力增加,加上人口老化、生活型態的改變,日本越來越多品牌選擇退出傳統百貨與大型購物中心,改走「小而美」的路線——小坪數、高坪效、可搭配線上推廣的快閃店型,逐漸成為新主流。

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店舖類型的重新排序:
傳統服飾品牌的進駐比例已跌至 10% 以下
餐飲與服務類(非商品)業種,則首次突破 50% 的佔比

實體通路角色改變,商場招商重點也不同了

面對人流減少與空間閒置的挑戰,商場的招商策略也逐步調整。最基本的考量仍是:品牌是否能穩定帶來來客數。

因此,像 無印良品、大創、3COINS、GU、UNIQLO 等品牌依然是商場的王道選擇。這類品牌具備:客群廣泛、定位明確、商品種類多元、自身社群經營成熟等特點。

對商場來說,這類品牌不僅能保證穩定人流,也能成為其他品牌的「集客錨點」。

與此同時,日本商場的空間利用也在悄悄轉型,從以往「消費導向」的場域,變成更偏向「生活場景」的集合空間:例如,餐飲空間、親子互動、健康美容與熟齡照護服務、共享辦公空間、展演空間、活動場地等。

實體店鋪不再只是「販售商品的場所」,而是品牌與消費者初次接觸的展示舞台

那麼,什麼樣的品牌是未來商場最期待的?

根據日經MJ調查的資料,近期的招商趨勢與商場規劃方向,以下幾種類型的品牌成為焦點:

✅ 社群話題型

  • 以韓系美妝、香氛為代表,具備吸睛裝潢與社群擴散力
  • 能創造話題與拍照點,增加人流停留時間

✅ 健康熟齡導向

  • 例如台灣漢方品牌「登義」,主打藥膳與養生飲品
  • 對應 40~50 歲以上的熟齡客群,符合日本高齡化社會的需求

✅ 男性保養市場

  • 中高價位男性美妝品項持續成長
  • 男性美容趨勢從小眾走向主流

✅ 高坪效飲食品牌

  • 外帶咖啡、小型餐飲連鎖成為熱門
  • 面積小、人力需求低,坪效高、利潤穩定

✅ 複合型生活空間

  • 結合共享空間、展演活動、體驗設計的品牌空間
  • 對應商場多機能與地區密著型的需求

購物中心正在退場,生活中心正在登場

過去我們談到商場,想到的就是琳瑯滿目的服飾品牌、樓上樓下的百貨樓層。
但現在的日本商場,結構與業種都正在快速變化。

「來逛街」已經不是消費者走進商場的唯一理由。
更多人是來吃飯、來看展、來剪頭髮、來打針、甚至來泡湯的。

商場成為一個更生活化、也更接地氣的空間。

Read more

為什麼日本的迷你容量美妝品,正在成為主流?

為什麼日本的迷你容量美妝品,正在成為主流?

在 @cosme 六月中發表的《2025年下半年美容趨勢預測》中,「主役級迷你コスメ(迷你化妝品)」被列為今年不可忽視的關鍵詞之一。 根據調查,有 31.4% 的 20 代與 30.5% 的 30 代 受訪者表示:「相比一般容量,迷你化妝品更有吸引力」。而在更年輕的族群中,迷你尺寸甚至不再只是備品,而是他們主動尋找、想要擁有的商品形式。 在實體店舖也反映了這一點;@cosme TOKYO 在三月重新規劃的「迷你美妝專區」,短短兩個月內就創下原預估 3.5 倍 的營業額成長;而根據問卷,有高達 57.1% 的人表示,曾因為試用迷你容量後決定回購正品。 為什麼日本的迷你美妝品會突然變主流?解析三大推力 迷你容量的需求,其實一直都在,無論是旅行用、還是作為緊急備品。但現在,

By Yuki
手握《哆啦A夢》動畫 IP 的日本企業,竟被韓國遊戲公司買走?

手握《哆啦A夢》動畫 IP 的日本企業,竟被韓國遊戲公司買走?

6月24日,擁有熱門大作《絕地求生(PUBG)》的韓國遊戲公司 KRAFTON,以 750 億日圓收購日本老牌廣告代理商 ADK,震撼了整個日本廣告業界。 震驚之餘,也讓人不禁感慨,曾經與電通、博報堂並列,代表日本三大廣告代理商之一的 ADK,竟走向了被收購的命運。 日本網路上目前主要聚焦在兩大討論點: ① 750 億日圓會不會太便宜了? KRAFTON 雖然擁有《PUBG》這款全球級熱門作品,但為了降低對單一遊戲的高度依賴,正積極尋求 IP 事業的多元發展。 ADK 過去深度參與多部動畫製作,與日本獨特的「製作委員會制度」密切相關:一部動畫往往由電視台、廣告代理商、製作公司等多方合資製作,廣代則負責掌握廣告時段、尋找贊助商,為動畫注入製作資金。ADK 便是在這個體系中,長年扮演關鍵的中介角色,擁有穩定的媒體網絡與資源。 KRAFTON 看中的,正是 ADK 所建立起來的內容資產與業界網絡。透過收購

By Yuki
TikTok 短影音如何衝擊日本消費與內容產業?

TikTok 短影音如何衝擊日本消費與內容產業?

TikTok 在 6 月初發布的《TikTok Socio-Economic Impact Report 〜日本における経済的・社会的影響〜》用大量數據證明:短影音已從「讓人上癮的娛樂」躍升為牽動日本經濟與產業結構的力量。本文將先就這份報告與 OASIZ 的補充研究,拆解短影音的商業化現況,再談 TikTok Shop 帶來的新變數,並簡述「縱型短劇」如何用同一素材格式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本篇大綱 ・TikTok——年輕人購物旅程的起點:由 TikTok 催生的經濟效益 ・TikTok Shop 登陸:內容驅動的興趣電商將為日本 TikTok 生態帶來什麼改變? ・縱型短劇:同一格式,另一條商業路徑 ・結論 TikTok,年輕人購物旅程的起點 報告顯示,2024 年由日本 TikTok 引發的推估消費額達 2,375

By Yuki
花王中期經營計劃「K27」:敏捷開發、品牌瘦身與全球化戰略

花王中期經營計劃「K27」:敏捷開發、品牌瘦身與全球化戰略

在紙尿布業務遭受重挫、又逢疫情衝擊之下,花王一度陷入經營危機,被迫加速體質改造。過去我們討論過花王對化妝品事業的大幅瘦身與品牌資源的重新配置。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正與重組,如今成效如何?近期讀到花王對舊有品牌推動革新的報導,以下就最新財報與品牌改革策略做一個簡要盤點。 花王三大事業定位,全面加速全球化佈局 花王以衛生與家居護理事業作為穩定現金流的「基本盤」,重新盤點集團資源,並將旗下事業體劃分為三大類別──成長驅動、安定收益、事業變革。 安定收益事業所創造的資金,將優先挹注成長驅動領域,強化未來擴張動能;事業變革領域則聚焦體質改善與獲利模式重建,目標是儘速轉型,並晉升為下一波的穩定獲利來源。 花王在 2023 年發布的《2024 年統合報告》中也提出 K27 中期目標:以 2027 年為期,目標 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由 4.1% 提升至 11% 以上,海外營收目標 8,000 億日圓以上。為加速「全員全球化」

By 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