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5|日本「小而美」的店舖趨勢&電動滑板車的黑船 Lime 襲來

EP55|日本「小而美」的店舖趨勢&電動滑板車的黑船 Lime 襲來
Photo by Bilderboken / Unsplash
● 本集重點
經濟緊縮下的實體店鋪特化為「小而美」的經營策略
美國電動滑板車業者 Lime 於日本正式上路!對本土龍頭 Luup 的影響為何?Lime 未來又將面臨什麼經營課題?

1、經濟緊縮下的實體店鋪特化為「小而美」的經營策略

日本的Mister Donut經歷了一段門店數量縮減的時期,從2013年的1377家下降到2021年的961家。然而,隨著新冠疫情期間外帶需求增加,2024年3月期門店數量恢復至1017家,並計劃在2025年3月期再新增40家門店。這也是Mister Donut睽違五年店鋪數量又恢復到千間以上。

其中店鋪規模小型化是Mister Donut能夠挽回頹勢的重要決策之一。他們採用「無廚房」的小型店模式,不設置自家廚房而是從附近的大型門店或專門工廠生產。小型店模式的空間需求較小,大大降低了店面運營成本,也更適合在人流密集區域(如車站、購物中心)開設,Mister Donut因此吸引更多樣化的客群,包括上班族和家庭客群,2024財年Mister Donut的客流量更是較前一年增長12%。

在日本市場逐步穩定後,Mister Donut計劃進一步擴展海外市場,今年10月香港將會迎來Mister Donut一號店。

科技的進步、疫情對線下購物的衝擊,導致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和實體店的存在意義減弱,這也使企業逐步意識到,與其承擔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不如在商業繁華區或者人流密集區設置小型店,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其次,日本長期面臨的「消費者不足」和「人口減少」問題,也推動了這一趨勢。消費者減少意味著潛在客群縮小,傳統大規模門店的經營模式面臨挑戰,像之前我們聊過的7&i控股下的伊藤洋華堂便是面臨大舉閉店的情況,SIP Store 這類複合式小型門店應運而生,兼顧客群覆蓋範圍同時,「小而美」經營的現象也逐漸在不同領域下發酵。

#通貨緊縮下小而美的經濟策略

不僅是Mister Donut,日本摩斯漢堡也在8月9日於池袋車站內開設了全新型態的飲品專賣店「Stand by Mos」,主打蔬果奶昔與果汁。由於是飲品專門店,所需的營運空間相對較小,廚房設施也較簡單,並且使用部分因外觀問題而廢棄但品質無虞的食材,以減少浪費。如果這種新型店鋪運營成功,摩斯漢堡未來可能會在更多車站或商業設施內拓展此類店鋪。

參考資料:Stand by Mos 官網
參考資料:Stand by Mos 官網

麥當勞同樣在日本開始試驗外帶專門的小型店鋪,而在美國,麥當勞已推行輕食和飲品為主的得來速專賣店模式,因此不難預見類似的模式將不久後在日本落地。另一方面,服飾業的 Uniqlo 也在車站設立小型功能服飾店,過去那種必須款式齊全、店鋪面積大的經營模式已不再是唯一的成功標準。

# 三井住友銀行與瑞穗銀行的數位化及精簡策略

三井住友銀行宣布,計劃在2025年底前將60%的店鋪(約250家)轉型為小型店鋪。而另一大銀行瑞穗銀行也在今年7月宣佈,未來將著眼於多元化的客戶服務渠道,並預計縮減約40%的實體店鋪比例。

在經濟環境壓力下,日本社會正更謹慎地評估開設新店的效益,並根據當地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便利商店的變形,還可見於各行各業的靈活應對方式。

隨著電子零售和科技的進步,實體店鋪更多地扮演廣告和品牌認知的角色。如何透過「小而密集」的布局取代過去「大而華麗」的經營模式,也成為企業在成本考量下的重要行銷策略。


新聞參考來源:ミスド5年ぶり国内1000店 小型キッチンレスで出店柔軟


2、美國電動滑板車業者 Lime 於日本正式上路!對本土龍頭 Luup 的影響為何?Lime 未來又將面臨什麼經營課題?


還記得去年我們聊過的電動滑板車 Luup 嗎? 自去年7月日本相關法規的正式生效,至今已滿一年。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全球最大的電動滑板車企業之一——美國的 Lime 於今年8月中旬正式進軍日本市場,這標誌著該領域的競爭進一步升級。值得注意的是,Lime 背後的投資者之一是 Uber,而 Uber 先前在日本的擴展遇到了諸多阻力,此次與 Lime 的合作,或許是其試圖通過不同角度重返日本市場的一項新戰略。

在當前日本,隨著司機人力短缺和觀光客數量的急劇增長,電動滑板車作為城市內的輕便移動工具,市場需求顯著增加。Lime 的加入再度掀起關於「電動サイクルサービス」(電動共享腳踏車與滑板車服務)的市場討論。

#黑船 Lime vs. 本土 Luup 的市場戰略

作為全球最大電動滑板車共享服務商,Lime 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進入超過280個城市,並擁有920萬不重複用戶。儘管在2020年曾經一度面臨經營危機,但歷劫歸來後,於2024年8月,Lime 宣布在東京都的6個包括渋谷等區開始佈點,並計劃2026年3月底前,將車輛數量增加至2萬輛,逐步擴展至關東及關西地區。

Lime 早在2019年就於福岡進行了運營測試,但正式進軍日本市場歷經了相當長的準備期。為了符合日本的法規和車輛標準,Lime 對其滑板車車款進行了多次調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Lime 這次引入坐式電動滑板車,這是首次在日本大規模上路的車型,成為初入市場的新亮點。Lime對於其硬體設備也相當有信心,認為其對如何提升營運效率有一定的經驗,擁有紮實的基礎。

Lime(ライム)的坐式電動滑板車。其LOGO的青綠色像輪胎,也像切片的萊姆。參考資料:電動キックボードの「Lime」日本上陸 ヘルメット着用で割引

相較之下,Luup 的策略聚焦於提升城市中的據點密度,將大城市的每個街區都『站前化(駅前化)』,以強調Luup作為最後一哩路工具的必要性。目前主要致力於東京都建立『步行一分鐘就可抵達』的共享車輛網絡。Luup 的快速擴張和使用率的上升,也讓許多業者看到人流機會,並提供低成本或免費的土地,使Luup可以快速鋪設其服務網絡。

這種高密度的佈局,雖然使 Luup 在短時間內鞏固了其市場地位。然而某些地方市場的需求尚未成熟,使用率偏低,導致 Luup 的整體盈利壓力也增大。以北海道美瑛町為例:雖然每年吸引大量遊客,但共享電動車的實際使用情況仍低於預期,進而影響了盈利表現。

這說明急速擴張下仍需面對地區需求差異化的挑戰。據今年6月份日經新聞的資料來看,前期的諸多投資讓Luup依舊處於虧損的狀態。

#電動サイクルシェア:車輛數和據點數的大戰

在電動自行車和滑板車共享市場中,NTT Docomo 的 Docomo BikeShare 早在2011年便率先進行商業化運營,Softbank 旗下的 OpenStreet 也於2016年進入該領域。儘管 Luup 直到2020年才進場,但憑藉其積極的擴張策略,如今已在市場上確立了領先地位,目前擁有超過9,100個服務據點,遠超競爭對手。

這些共享服務普遍依靠 APP 作為租借平台,並透過信用卡進行支付。定價模式為基本使用費加上按分鐘計費的結構。例如,租借30分鐘的費用,Luup 為500日圓,OpenStreet 為400日圓,而 Docomo BikeShare 則僅需165日圓。儘管 Luup 的價格較高,但憑藉其服務網絡的高密度與便利性,仍持續擴大其用戶基礎。

而新進的Lime目前釋出的費用則為每30分鐘1000日幣(基本費100+每分鐘30日幣)。

正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共享租借服務不僅改變了城市的交通面貌,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這也是 Luup 能夠獲得更多資源並在談判中佔據主動地位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在實現規模化運營的過程中,停車場地的確保至關重要,這些場地與共享服務帶來的集客效益密切相關。

目前,飯店停車場、觀光景點,甚至住宅區都陸續引入這類新型交通工具,此外,日本的物流中心也開始導入電動滑板車,旨在改善員工在大型作業區域內的勞動環境,提升工作效率。

東京物流業者導入Luup來提升從業員的工作效率。參考資料:東京流通中心新聞稿

今年7月,台灣共享停車空間服務新創公司 USPACE 宣布收購日本「軒先株式会社」,後者擁有超過3萬個日本停車場的數據庫。 Luup 和 OpenStreet 看中其擁有的停車場地資料,兩家公司皆已經開始與軒先展開接觸。

對 Lime 來說,要增加車輛密度就意味著停放據點需要增加,也進一步代表要與土地所有者打交道,這可能是個人所有者、地方政府或自治體,如何和地方穩固關係成為Lime的課題。

#共享租賃服務的挑戰:穩固的獲利模式和交通安全隱憂?

Luup 的快速擴張推動了日本電動滑板車的普及,而 Lime 的進場無疑掀起了進一步的競爭。

首先。這一新局勢就迫使 Docomo BikeShare 和 OpenStreet 重新審視各自在運營上的挑戰,並開始制定應對 Luup 和 Lime 競爭的策略。今年7月,Docomo BikeShare 和 OpenStreet 宣布合作,先從共享停車場著手,並計劃進一步深化合作,使用戶能夠無縫使用兩者的共享自行車服務。

Docomo BikeShare 和 OpenStreet 宣布合作。參考資料:ドコモ系とSB系、シェア自転車の駐輪場を共同利用

在電動自行車和滑板車共享市場中,車輛數量和停放據點的確保是事業運轉的關鍵。如何充分發揮城市中可利用的場地,並通過規模化來實現盈利,是各大企業當前的首要挑戰。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自從2023年7月日本放寬電動滑板車法規後,違反交通規則的案例迅速增加。根據日本警察廳的數據,今年4月,當月違規件數已達4084件,是去年7月的10倍以上。主要違規行為包括闖紅燈和在不合規定區域騎行。同時,每月的交通事故件數也達到約20起。

電動滑板車相關的違規事件和事故。參考資料:電動キックボードのLuup、地方の「ちょい乗り」開拓

由於坐式電動滑板車目前也被歸類為「特定小型原動機付き自転車」,16歲以上即可無照上路,且不強制佩戴安全帽。許多日本民眾認為,這類坐式滑板車實際上已具備「小型機車」的特性,但無須駕照,對行人構成相當大的潛在風險。由於電動滑板車的負面影響,海外已有部分國家禁用。因此,如何加強騎行者的安全教育和法規遵守,成為不僅僅是 Lime 乃至所有目前在日本的相關業者面臨的一大挑戰。

最後,在獲利模式方面,以 Luup 為例,其業務模式可分為 toC 和 toB。對企業用戶,Luup 主要通過收取固定的導入費用和每月月費來盈利;對消費者,則以基本費用加上每次騎行的分鐘計費為主。無論是哪一種模式,均高度依賴於高利用率,以抵消車輛維護、人力管理及場地租賃等成本。2023年12月,美國的另一家大手 Bard 才因不敵虧損申請破產。因此如何有效開發和評估據點的利用率,以及精準配置車輛資源,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

新聞參考來源:電動キックボードの米Limeが日本参入 都内で2000台

=============================

▶歡迎追蹤 Facebook 粉絲專頁:《うさぎ社長的日本商業放送》,每週還會加碼分享其他日本商業資訊😉

訂閱電子報,接收最新日本商業資訊